薪火相传担使命 渠水长流映初心-新华网
2025 08/18 12:23:56
来源:兵团日报

薪火相传担使命 渠水长流映初心

字体:

  8月初,记者来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支脉喀拉铁克山南麓的一师三团甘泉镇,这片远山与沙海之间的绿洲是如此迷人:阳光照耀下,胜利渠波光粼粼,核桃园枝繁叶茂,棉田里绿浪翻涌,小城镇活力十足。

  一师三团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军步兵第五师十四团,在百团大战中淬炼锋芒,在南泥湾垦出“陕北好江南”……

  新中国成立后,这支英雄的部队又投入到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中,几代兵团人薪火相传,在沙漠荒滩修渠引水、开垦良田、植树造林、建设城镇,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

  精神传承,夯实根基

  1956年3月12日,三团(时称“兵团农一师胜利二场”)正式成立,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开启屯垦戍边事业新征程。

  沿着临时修出的土路,军垦战士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扁担,带着干粮、农具、被褥来到垦区。没有住的地方,就地取材,搭建地窝子,沙尘暴突至时,风沙扑面,吃的饭菜里都吹进了沙粒。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该团生产一队八班人均日开荒3.5亩,60岁的王德昌完成饲养任务后,还开垦出2亩菜地,让军垦战士们吃上了自己种植的新鲜蔬菜。到1956年底,该团开垦出5.9万亩良田,16个基层单位、9个生产队相继成立。

  此后几十年,三团历经五次建制变化,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职责使命始终延续。

  1921年出生的邓世清,在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中参加过修路任务。他后来转业到三团,干过施工员、植保员、技术员。年逾百岁时,他依然坚持看新闻、记笔记,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团场的孩子们听:“当兵打仗是为国家,开荒种地也是为国家,党员的身份永远不会忘,党叫干啥就干啥,是没有条件的。”

  杜殿起老人说:“我两次赴朝作战,那时候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之后来到三团屯垦戍边,依然是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

  周廷钦老人回忆道:“我当兵的时候,修飞机缺零件,就自己想办法凑,绝对不能让飞机趴窝。来到三团之后,遇到困难从来不叫苦,一定要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些军垦战士见证了三团在困境中奋起、在艰苦中发展的历程,正是他们的坚守,夯实了三团发展的根基。

  渠水滋润,林茂果丰

  8月5日,记者跟随三团九连职工柴团结来到核桃园,只见一棵棵核桃树枝条舒展、叶片宽大,果实结满枝头,格外喜人。

  “听团场老人说,这里原来是一片盐碱荒漠,只有稀疏的红柳与胡杨。”柴团结对记者说,建团之初修建的胜利渠,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胜利渠全长102公里,将阿克苏河水引到三团,滋润了生态林、防护林、农田。随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团场耕地面积进一步增加,逐步摸索出一条生态效益和产业收益的双赢之路。

  如今,三团耕地面积达25万亩,其中核桃林8万亩,成为南疆优质薄皮核桃的重要产区。该团党委聚焦打造“一团一品”,出台核桃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核桃特色产业发展政策,科学布局核桃产业,先后投入政策性资金1000余万元,撬动国有企业、社会资金5亿元,形成极具规模的核桃林带、核桃园,构建起“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家庭农场”的区域发展体系,持续擦亮核桃产业“金字招牌”。

  三团林业技术员常年下连队进行技术指导,从修枝打顶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会职工群众科学管理核桃园。“好技术带来好品质,大家一起种好核桃,才能共同增收致富。”柴团结说。

  新时代的三团人不仅在田间辛勤劳作,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与全国消费者互动,把团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将团场的核桃销往全国各地。

  三团十七连职工姚菲和丈夫苏洋,在核桃园通过直播平台推介团场的核桃,与粉丝互动交流核桃种植、加工等话题。夫妻俩的直播间有12万粉丝,单日订单量最高达3000单。“我们现在不只是卖核桃,更是要把美丽的团场介绍给更多人。”苏洋对记者说,“正是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团场才有了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应该珍惜,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城镇建设,宜居宜业

  8月10日下午,三团退休职工王霞和邻居们来到团场的胡杨公园打乒乓球。休息的时候,王霞对记者说:“现在团场建设得太美了,你看这胡杨公园,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健全的运动设施,是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20年,甘泉镇的挂牌成立,使团场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让这片绿洲焕发出独特魅力。如今,甘泉镇绿化覆盖率超36%,住宅小区里绿树成荫、路灯明亮,孩子们在学校里接受良好教育,老人们享有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团场的环境面貌更加宜居。

  与此同时,招商引资企业为三团甘泉镇注入了发展活力。近年来,一个个项目不断落地见效,助力团场产业升级,带动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新疆润泉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三团招商引资企业,从事农资生产和销售,2024年实现产值6600万元,带动50多名职工群众就业增收。2024年,三团与河南创润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阿拉尔市秋实果业有限公司,建设的年产3000吨核桃油生产线,预计今年9月投产,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

  文旅产业取得突破。近年来,该团大片胡杨林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游,“核桃小镇”的特色品牌逐渐打响,农文旅融合正成为推动甘泉镇发展的新引擎。

  薪火相传担使命,渠水长流映初心。三团人始终不忘来时路,从伟大抗战精神、南泥湾精神中不断汲取奋进力量,忠实履行职责使命,当好生态卫士,共同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全媒体记者 马燕 常驻记者 潘许)

【纠错】 【责任编辑:张理峰】